避稅,中文解讀有個零界點,左右只有一線之隔。而“避”這個字是關鍵,它不同于“偷”和“漏”,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因此合理避稅,并不被認為是什么大的過錯,法律上也沒法追究,只能從道德層面上給予譴責。但是,“避”也是一個微妙的字,如果沒有把握好度,將和“偷”“逃”“漏”扯上關系,為避稅的人引來牢獄之災也不是不可能。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已進入高收入行列,如何對個人所得稅進行納稅籌劃也逐漸得到高收人群體的重視。尋求公平稅負,尋求稅負最小化,是納稅人普遍的需求,也是納稅人的一項權利,如何在保證個人消費水平的穩定和提高的同時又不增加納稅負擔,是個人納稅籌劃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巧用公積金避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工薪階層個人每月所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從稅前扣除的,也就是說按標準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不用納稅的。同時,職工又是可以繳納補充公積金的。所以,一般職工提高公積金繳存還是有一定空間的,工薪納稅人巧用公積金避稅是合理可行的。除了機關單位、政府部門,其他私人企業,個人需繳納公積金的比例是8-12%,可自行選擇,所以我建議大家選擇繳納12%,這樣每個月可以繳納更少的個人所得稅,因為個稅是先扣掉5險1金之后再按剩下的工資金額來扣除個稅的!
二、利用捐贈進行稅前抵減實現避稅
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金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這就是說,個人在捐贈時,必須在捐贈方式、捐贈款投向、捐贈額度上同時符合法規規定,才能使這部分捐贈款免繳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為:捐贈限額=應納稅所得額*30%,允許扣除的捐贈額=實際捐贈額(≤捐贈限額)。首先,個人通過扣繳單位統一向災區的捐贈,由扣繳單位憑政府機關或非營利組織開具的匯總捐贈憑據、扣繳單位記載的個人捐贈明細表等,由扣繳單位在代扣代繳稅款時依法據實扣。
其次,個人直接通過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向災區的捐贈采取扣繳方式納稅的,捐贈人應及時向扣繳單位出示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開具的捐贈憑據,由扣繳單位在代扣代繳稅款時依法據實扣除;個人自行申報納稅的,稅務機關憑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開具的接受捐贈憑據依法據實扣除。
最后,扣繳單位在向稅務機關進行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時,應一并報送由政府機關或非營利組織開具的匯總接受捐贈憑據(復印件)、所在單位每個納稅人的捐贈總額和當期扣除的捐贈額。
三、理財可選擇的避稅產品的種類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不斷推出了新的理財產品。其中很多理財產品不僅收益比儲蓄高,而且不用納稅。眾多的理財產品無疑給工薪階層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一些理財產品不僅能避稅,而且合理分散了資產,還增加了收益的穩定性和抗風險性,這是現代人理財的智慧之舉。
四、利用暫時免征稅收優惠
個人投資者買賣股票或基金獲得的差價收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均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這是目前對個人財產轉讓所得中較少的幾種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項目之一。納稅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股票或者基金進行買賣,通過低買高賣獲得差價收入,間接實現避稅。
五、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政策,用現在比較通用的說法叫作稅式支出或稅收支出,是政府為了扶持某些特定地區、行業、企業和業務的發展,或者對某些具有實際困難的納稅人給予照顧,通過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給予某些特定納稅人以特殊的稅收政策。比如,免除其應繳納的全部或者部分稅款,或者按照其繳納稅款的一定比例給予返還,等等。
一般而言,稅收優惠的形式有:稅收豁免、免征額、起征點、稅收扣除、優惠退稅、加速折舊、優惠稅率、盈虧相抵、稅收饒讓、延期納稅等。這種在稅法中規定用以減輕某些特定納稅人稅收負擔的規定,就是稅收優惠政策。一般稅收優惠的行業包括:高新技術、軟件開發、集成電路產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和農業產業化、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金融保險證券、文教衛生體育、民政福利與災害減免、區域經濟發展優惠、其他稅收優惠等。
六、利用通訊費、交通費、差旅費、誤餐費發票進行避稅
我國稅法規定:凡是以現金形式發放通訊補貼、交通費補貼、誤餐補貼的,視為工資薪金所得,計入計稅基礎,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凡是根據經濟業務發生實質,并取得合法發票實報實銷的,屬于企業正常經營費用,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所以,筆者建議納稅人在報銷通訊費、交通費、差旅費、誤餐費時,應以實際、合法、有效的發票據實列支實報實銷,以免誤認為補貼性質,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避稅的效果。
七、利用年終獎金實現避稅
稅法規定,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的單位,個人取得年終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按納稅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但雇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這無疑為納稅人提供了避稅的方法。根據國稅發[2005]9號文優惠政策的規定,納稅人可以以犧牲一部分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作為代價,要求單位發放年終獎金,實現避稅。注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而言,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
八、通過企業提高職工公共福利支出實現避稅
企業可以采用非貨幣支付的辦法提高職工公共福利支出,例如免費為職工提供宿舍(公寓);免費提供交通便利;提供職工免費用餐,等等。企業替員工個人支付這些支出,企業可以把這些支出作為費用減少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個人在實際工資水平未下降的情況下,減少了部分應由個人負擔的稅款,可謂企業個人雙受益。
18703801652 0396-2196889
E-MAIL:121266200@qq.com
河南省鄭州市建設路與百花路交叉口東南角泰隆大廈1307房間
Copyright ? 2009-2011,www.mytaitai.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 河南百源會計師事務所|鄭州百惠稅務師事務所
未經許可 嚴禁復制 豫ICP備17045268號-1